在1991年我退伍後的幾個月,我辦了護照,拿著滿滿的兩箱行李,轉機花了快20幾個小時飛到地球的另一端,我來到了加拿大的多倫多,我記得是9月,空氣很涼,我弟租了一間房在一棟老公寓的31樓,位置在Dundas West Station,整棟大樓住滿了各色人種,頭一次出國就到這麼遠的地方,緊張大過於興奮,尤其要跟超過5年沒見的弟弟相處,出國前的國中生已經變成眼前比我高大的大學生,言行舉止比起我這個剛退伍的阿兵哥成熟世故多了,感覺上有人罩我的心安,我就在這種的心情開始我的加拿大生活。
我依照當時的計畫,打算念幾個月的語言學校就準備回台灣工作,所以每天就是如同學生般的搭地鐵上下課,那時的多倫多生活極為單調,平日沒有夜生活,週末商場都是不營業的,最常做的事就是在咖啡店裡喝咖啡配個甜甜圈,根本沒想自己會在這裡一直待下去。
也許是當時的台海危機,加上是父親計畫安排,家人最後選擇了置產及移民,我從原本的留學生一下轉變成移民,對於唸書無感的我,直接想到的是我要做什麼?當時大量的移民從香港及台灣湧入多倫多,比起台灣早幾年來到多倫多的香港人在這裡的發展很快速,相對的有做生意的台灣人很少,幾乎手指一掐就這幾家,當時還在唸書的我左思右想,想找一個可以邊上課也可以邊做的事,當時有一個劉阿姨在自己的地下室經營錄影帶店,所有的留學生幾乎都是跟他租錄影帶,對於當時的多倫多,錄影帶是唯一可以跟台灣有連結的方式,所有年輕的留學生思思念念的故鄉,幾乎都寄託在這種沒有版權的錄影帶,我從這裡覺得有商機,因為所有的留學生及家庭都口耳相傳的在這裡租片,我想起我在台灣房間滿坑滿谷的小説集漫畫,我覺得我可以把家裡的地下室改成租書店,我可以依照別人的模式來發展我的租書店,就這樣我開始我在多倫多的微型創業。
